复盘文化金融的“北京经验”
今日看点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有着非常的必要性。由于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较高、文化消费的非理性等因素,使得文化产业长期处于投融资困难的窘境之中,文化产业主要市场主体——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尤其突出。随着文化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文化金融工具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作为文化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贡献了哪些新经验?
我国经济持续30余年的超高速增长,国内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文化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设计和打造高质量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现文化生产领域资本金融要素和金融功能高效率配置的金融体系,利用金融助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越来越强的时代紧迫感。在此背景下,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发展文化金融。
面对政策给予的充分支持,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如何积极响应,实现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成为现阶段亟待探索的发展命题。在金融对接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文化产业融资机制不健全、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成熟、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等痛点始终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作为国家文化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他的一些经验和历程,或许值得借鉴。
为什么是北京?
答案非常简单,第一,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和金融业都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可供进行产业发展的实验。其次,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通过政府治理引导金融业对文化产业进行进一步的支持和深度融合,探索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北京市的资源及资源整合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更为出众。
《北京文旅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达到10703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发的2018年度统计标准(2017年及之前年度沿用2011年统计标准),北京市2018年度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的总收入同比增长11.3%,其中,文化核心领域总收入9292亿元,同比增长14.1%。
面向未来,北京市在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力争达到15%,产业支柱地位更加巩固。金融业正源源不断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动力。近年来,北京市已形成“优政策、建体系、搭平台、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实施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构建“投、融、担、贷、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有充分的保障能力为“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1
政策联动: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创新服务功能
近两年,北京市频繁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政策,明确提出在文化金融创新行动方面,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和文化金融示范区,先行探索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模式,促进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打造国家文化金融创新高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政府作为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政策利好下推动了北京市文化金融模式的的创新,如“投贷奖”联动体系、文化 + 互联网消费金融 ABS 模式、电影完片担保模式、“银关保”担保模式、“保租通”、“文化IP通”等普惠性融资模式,不断突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痛点。
“投贷奖”政策建立了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财政支持资金的无缝对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过30%。2017年北京建立文化产业“投贷奖”联动管理机制。截至目前,“投贷奖”政策共支持1351个文化法人单位,支持金额达8.5亿元,拉动社会资本超过700亿元,大大降低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以贴息为例,贴息前平均利息(利息总额/贷款总额)为5.40%,贴息后平均利息为3.69%,降低融资成本超过30%。
近年来,国家关于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政策的出台均在向资产证券化市场释放利好信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有力渠道。2016年9月6日,京东金融集团宣布推出“资产证券化云平台”,简称 ABS 云平台。ABS融资模式在北京资本市场的推广体现出了有诸多优势,例如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原始权益人资产质量的限制,能够进入国际高档证券市场,也有利于国内证券市场的规范。
2
特色化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搭建
目前,北京市已经搭建了包括版权交易类平台、信用评级类平台、资产证券化服务平台、文化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投融资服务平台等主体。建立了包括文创企业、金融机构在内的文化金融生态圈,打造一站式、常态化的文化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据了解,北京市在线上线下都搭建了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融资拓展融资渠道。依托“投贷奖”政策,北京搭建了线上平台——北京市文创金融服务网络平台(简称“文创金服”),以及线下平台—— 文创企业股权转让平台(简称“文创板”),对企业在平台上登记的融资需求分类分发给相应的金融机构,为有股权交易需求的企业提供服务。截至目前,“文创金服”共计入驻企业13854家,其中文化企业12620家,受理融资申请1455笔,成功对接融资311.75亿元。
3
文化产业园区金融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8年,北京市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标志着由国家文创实验区联合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建设的北京“文创四板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将为全市文化企业提供股债融资、培训辅导、股权管理、四板挂牌、转板上市等专业服务,畅通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助力文化产业升级发展。这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也丰富了园区运营内涵,为破解文化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有效路径。
4
银行机构对文化企业的服务渠道不断完善
文创企业作为创意经济的主体通常是“小而精”,且由于产品的“轻资产”性,针对版权无法质押的问题,北京推动包括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杭州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设立文化产业专营机构,组建融资担保联盟及文创专委会,将版权质押作为常规业务,还针对版权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设立文创业务部和专职人员。
除文创特色的专营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等都在北京文化金融生态系统中扮演积极角色。首创担保、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等机构创新增信举措,综合运用担保、反担保、再担保等各类信用增进措施,分散风险,提高文化企业融资几率。针对艺术品高价值、难复制、难修复的特点,部分金融机构还专门推出艺术品财产保险和货运保险。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数据显示,今年1—7月,北京地区中资银行累计发放文化产业人民币贷款983.92亿元,同比增长28.7%,贷款户数5973户,同比增长58.1%,有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可以看出,北京正向着多层次文化产业资本市场、文化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发展的生态式文化金融体系发展。
文化金融如何进一步破解困局?
1
完善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
文化产业“三高一轻”(高成长性、高创新性、高风险性、轻资产)的特征将依然成为制约文化金融的发展重要因素。因此,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始终是需要完善和突破的发展瓶颈。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作为文化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文化金融发展的两大支柱,对这两大体系的构建,是文化金融服务文化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也是防范文化金融领域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构建两大支柱,应加大专门化政策支持,积极应用现代金融科技,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2
完善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文化贸易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文化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与重点。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文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137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文化金融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强国内文化企业实力来间接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化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金融服务直接支持文化企业。
近年来,文化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受到文化大国的重视。我国一直鼓励文化“走出去”,也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愿景,这需要金融部门开发相应的文化金融服务模式,由此实现文化金融价值。在当今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巨变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支持文化贸易及国际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END
美 编 | 邢 拓
推荐阅读